1月15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
村镇银行兼并重组将提速
近年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已成为金融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村镇银行定位于广大农村地区,旨在为农村地区带来资金信贷支持,填补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空白。然而,村镇银行经过一番发展壮大后,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当前一些村镇银行正面临两种命运:一是获批增资扩股,补充资本;二是接受合并重组。
偏爱FOF产品 银行理财子公司把握良“基”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仅名称中含“FOF”字眼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30款。其中,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有106款,占比高达81.54%。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FOF产品中,权益类基金的投资比例有所提高,未来该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深圳10万人领取红包 银行打响数字人民币用户“争夺战”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日前对外推出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开立申请渠道,公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提交登记信息报名,在T+2日后再次扫码即可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并开立个人钱包。
面板厂商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近期,多家面板上市公司通过互动易平台回应了投资者对公司新产品上市节点、客户拓展、技术开发等方面问题的关注。
上海证券报
“债茅”神话还能话多久
发行至今,英科医疗(300677)发行的英科转债完成了可转债史上最为惊人的逆袭:上涨近25倍,连续2日站上3000元,创下可转债价格新高,打上“债中茅台”光环…… 但是,质疑声也从未间断。防疫需求减少后,公司基本面能否支撑?年度分红比例的不同将决定不同的转债价格,公司的分红比例几何?2月3日后,若英科转债触发提前赎回,由于转股溢价率高于30%,转债投资者转股将承担这部分损失,提前赎回会触发吗?
中证协约谈12家券商 剑指债券承销价格战
因涉嫌低价竞争,12家公司债券承销机构被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约谈。中证协官方网站昨日晚间披露了这一信息。
中证协官网消息称,1月12日,中证协会同中国证监会债券部、机构部对12家涉嫌低价竞争的证券公司进行了现场约谈。这12家证券公司参与了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债券项目、中核资本控股公司债券项目的招标发行。
新希望 拟出手纾困华英农业
债务缠身的“养鸭第一股”华英农业(002321)在2021年迎来“新希望”。
1月14日晚,华英农业公告称,公司与上海新增鼎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产业投资、经营管理、资产管理、债务重组等方面展开全面协作。上海新增鼎拟依托综合产业优势,在过往成功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引进先进资产运营管理模式,在主业不变、注册地不变的前提下,帮助华英农业走出困境并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信托业去年业绩渐次披露 分化态势已露端倪
信托公司2020年业绩陆续浮出水面,已有4家信托公司披露2020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3家公司实现净利润的稳定增长。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信托行业监管趋严,各信托公司的转型进度不一,信托公司业绩分化态势将愈演愈烈。
证券时报
新三板痛点突出 业界提议“降门槛 树形象”
对于经历过几年寒冬、几经坎坷的新三板来说,虽然在2020年迎来了高光时刻,实现了关键性、里程碑式的改变。但是新三板的估值和流动性弱于A股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年中,精选层破茧而出但大量破发,仍有大批优质公司“转板”出走,一些以前下大力量进行耕耘的券商投行业务人士也纷纷撤离,多家公司因做市商不足而转为集合竞价交易,“新三板没有投资价值、流动性不强、融资能力不行”等说法仍大行其道。
创业慧康:走向城市智慧健康的医疗信息化龙头 增长逻辑持续得验证
2020年12月底,温州城市智慧健康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它未来将承担搭建温州市级医疗大健康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医疗体系构建,加强健康服务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线上线下贯通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加快建设“健康温州”的重任。
A股连续9个交易日破万亿 “蓝筹股泡沫论”引热议
自开年以来连续大涨的A股,昨日启动高位盘整模式,全天弱势震荡,尾盘跌幅扩大。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91%,深证成指跌1.92%,创业板指跌1.31%,两市全天成交超1.1万亿元,连续第九个交易日破万亿。
32万亿!中国货物贸易 进出口创历史新高
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0年全年进出口情况。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
证券日报
数字人民币试点新场景多点开花 多品种“硬件钱包”触达平常百姓家
一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受到广泛关注。继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后,又有诸多测试消息披露,其中既有如苏州一样的大规模红包试点,也有小场景的专项测试。在这其中,北京、上海对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探索无疑成为了全场焦点,新奇的支付新形态也体现了对数字人民币的创新意识。
217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超3000亿元 审核效率显著提升
自2019年3月份,科创板受理IPO注册申请以来,至今已经近22个月。据上交所官网数据,截至1月14日记者发稿,上交所累计受理了524家公司的535次科创板IPO注册申请(11家公司在终止或终止注册后,二次提交申请)。《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统计,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达217家,合计IPO募资3068.45亿元。
境外机构加速布局资本市场 释放三大积极信号
新年伊始,外资机构继续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根据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月14日,虽然只有9个交易日,但已经有12家外资机构提交了《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审批》,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为零。此外,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规模为2.88万亿元,同比上涨53.7%。其中,12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增持1185.08亿元人民币债券,为连续第25个月增持。
全球新冠疫苗企业提产能 国产疫苗被多个国家订购
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国获批上市,疫苗接种也提上日程。
随着我国首个新冠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国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接种人群逐渐增多。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称,自2020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疫苗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实施以来,疫苗接种量已超1000万剂次。
人民日报
共享中国机遇 共促复苏增长
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与此同时,根据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订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今年中国将对原产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自7月1日起,中国将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六步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