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从唐太宗开始,皇帝自信力的逐渐丧失
然而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皇帝的自信力开始逐渐丧失。
前面讲过刘邦的“直心是道场”,但自信力最大的人是谁?秦始皇。
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如:商纣王、周文王,或单称“皇”、“帝”。“皇帝”合称,自秦始皇而始。
他在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决定将尊号定为“皇帝”,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可以想见,当秦始皇灭六国,一统江山,认为自己就是唯一的时候,他心的力量是非常重的。
搞过企业的人会知道,安排手下出去办事,给他三千块钱,但他实际只花了两千八,剩下二百块钱可能自己拿了。但如果在安排事情时瞅他一眼,他心里老想着这一幕,到时会很老实地主动把这二百块钱交上来。
李斯就是这种人。李斯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政治家,然而在秦始皇死后的所作所为,却让人匪夷所思。他为什么突然变了?
原因在于秦始皇在位时,用自己心的力量把他压得一点不忠的想法都没有,但在秦始皇死去的那一瞬间,他的心一下子敞开了,内心压抑许久的仇恨、怨愤等阴暗的东西都冒了出来。结果导致李斯轻而易举地听信了赵高的蛊惑,篡改圣旨,令太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皇帝。秦朝很快走向了灭亡……
秦始皇不设皇后,防止了这种阴气对他的侵蚀,自信力到达了极致。而刘邦的皇后吕雉的强势,招致太后、外戚的专权几乎贯穿整个汉朝的始终。西汉即是亡在外戚王莽的手里。
回过头来接着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逼父亲李渊退位,登上了皇位。这恰恰是缺乏自信力的表现。
如果他相信自己命中注定就是皇帝,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只是告诉他哥哥:“天命在我不在你,有本事把我的头砍下来,你就是皇帝……”
身为皇帝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处在这个位置上,允许所有的人都去恨他,都去想他,都去算计他,而他能毫不心动地看清每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内心没有一丝疑惑。
如果他不相信自己的话,将给之后的历史带来截然相反的另一种影响。
故而,当唐太宗李世民一箭射死太子李建成的时候,整个中国皇帝的历史开始走向了衰落。
十、民族的血性与“吃亏是福”
继续往下看,唐朝灭亡,进入了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这一时期,地方割据,战乱不断,同时外来文化再次进入……
最近,意大利媒体曝光,俄总理普京曾邀请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前往俄罗斯狩猎。狩猎中,普京开枪射杀了一头驯鹿,当场取刀将鹿开膛破肚取出心脏。他打算将这个“鹿心”作为送给贝卢斯科尼的见面礼,没想到贝卢斯科尼却因受惊过度而昏倒……
普京体现出来的是俄罗斯民族的血性!男人的那种血性!
从某些意义上讲,中华民族如果阴柔的文化气息过重,就丢失了这种血性。
前面说过,中国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但这种包容很容易走向反面——让人懦弱,不积极,也就是“滞”。中国人很善良,很多人奉行“吃亏是福”,结果无原则的吃亏与忍让,导致了经常吃亏,一辈子抬不起头……
这实际上是包容文化的变质。
(本文根据单中谦老师2010年12月11日北大讲座录音整理)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一)(二)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三)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四)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五)(六)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七)(八)